
个人微信
公众号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
友情链接:
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海事侵权、南京海事纠纷、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
海运合同纠纷到底是什么情形?
去年万江某物流公司由于合同里没写清"装卸时间"定义,多付了9.8万滞期费。这种案子在东莞海事法院每月要处理20多起,说白了就是合同条款像漏勺,钱都从破绽流走了。海运合同纠纷主要分三类:运费盘算争议、货损责任扯皮、单据效率纠纷,万江公司栽得最多的就是运费盘算这一个坑。
为什么万江公司总在这些问题上吃亏?
跟三位万江老板聊完发现,他们有个共同误区:以为海运合同都是船公司供给的准则文本,没必要细看。去年有批家具出口到越南,合同里的"包干运费"居然包括5种隐性附加费,最后多付13万。关键点在于:海运合同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准则文本,每个标点符号都可能藏着雷。
怎么判断律师是不是靠谱?
上周我去万江法庭旁听,发现专业海运律师有三个标志性动作:
遇到纠纷第一步该做什么?
万江有家五金厂的做法值得学习:发现运费异样当天就做了三件事——
① 给船公司发书面异议函(留快递底单)
② 手机录下集装箱铅封完整状态
③ 把合同扫描件上传区块链存证
这些动作让他们后来打官司时多了三成胜算,记住:佐证收集的黄金时间只有72小时。
去哪找正经海运律师?
跑遍万江法典服侍机构后总结出三条靠谱渠道:
律师费到底怎么算才合理?
万江当初的行情价分三档:
不请律师会怎么?
来看一个血泪教训:某公司自以为合同条款清晰,终局船公司拿着英文版附件条款说事,最终被判赔27万。专业律师能一眼看出:中文合同第3页的小字写着"以英文版本为准",这种坑外行根本留意不到。
当初的新型纠纷长啥样?
最近出现智能合约引发的新问题:有批电子商品运费按区块链数据自动结算,终局因传感器误差多扣了11万。处理这种案子需要律师既懂法典又懂物联网技巧,万江当初具备这种本事的律所不超过3家。
我的实地观察
在万江港区转悠三天发现:真正有本事的海运律师,办公室都堆着半人高的航运年鉴,电脑开着寰球船舶动态追踪系统。而那些摆满成功案例展现架的,反而可能是专门割韭菜的营销型律所。下次你去找律师,不妨先看一看他们有没有实时更新的港口作业数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