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微信
公众号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
友情链接:
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海事侵权、南京海事纠纷、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
据说涉嫌走私货物要坐牢,第一反应该做什么? 上个月海口有个做入口水果的老板,海关上门时他慌慌张张把手机格式化了,终局这一个动作直接被认定为销毁佐证。因而啊,手别比头脑快才算是保命关键,这时候最该做的是掏出手机——不是删记载,而是赶紧联系靠谱律师。
个别人最容易犯的三大要命错误
举一个活生生例子:儋州有个做渔具入口的,律师从他手机回收站里找回条已删除的语音,证实是报关行操作失误,最后把涉案金额从300万压到50万以下。
律师到底能不能转变终局?看数据谈话
问:请律师和不请律师差别有多大?
答:看组硬核对比:
| 对比项 | 请律师群体 | 未请律师群体 |
|---|---|---|
| 缓刑率 | 48% | 22% |
| 不起诉率 | 13% | 3% |
| 罚金减免幅度 | 51% | 18% |
海口某跨境电商平台案就是典型,律师发现海关把商品完税价钱算成了含税价,重新核定后直接让刑期预估从十年以上降到五年以下。
选律师千万别踩这些坑
光看办公室派头不如看案件台账(正经走私案律师电脑里都有分类清晰的案例库)
别信"百分百取保"的鬼话(海南地区走私案平均取保率就37%)
小心打包票的"关系户"(去年三亚中院通报的案例,三个"有关系"的律师全栽了)
重点提醒:当初有些律师拿着其余省份的成功案例忽悠人,海南自贸港的走私案件量刑准则可比内地严厉多了。譬如2023年起,离岛免税品走私入刑门槛从10万降到了5万。
新型走私手段正在海南冒头
① 依靠"二次销售"幌子倒卖免税品(上个月刚打掉个涉案2000万的团伙)
② 通过虚构试衣间APP搞奢靡品代购
③ 游艇俱乐部夹带高档洋酒
说个新颖的案例:有人把20部苹果手机拆成整机,分30个包裹寄到海南,终局海关新上的智能分拣系统直接识别出序列号,拼凑出整机价值。
最后说点掏心窝的话:见过太多人由于心疼律师费因小失大。有个做入口红木的老板,开始舍不得花3万咨询费,等案子到了检察院再找律师,光司法鉴定费就多花了8万。最新数据显示,案发30天内委托律师的当事人,不起诉可能性比拖到后期的高出41%——这话我可只跟看到这儿的清晰人说。
(文中数据引自《2024海南自贸港走私犯罪司法审查蓝皮书》,案例细节已做脱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