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微信
公众号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
友情链接:
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海事侵权、南京海事纠纷、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
做外贸的友人可能都遇到过这种情形:价值百万的货柜突然在海外被扣,这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律师。但你知道那些专攻外贸纠纷的律师,接受采访时都在聊什么吗?最近跟几位上海的外贸律师深聊,发现不少行业内情值得说道。
纠纷类型排行榜
采访发现律师们最常被问的案子有三类:
有个典型案例:宁波公司出口的智能腕表,美国海关坚持按通讯装备征税(税率11%),律师找出三年前相似案例,最终按钟表类(3.4%)搞定,省了70多万关税。
律师专长对照表
别看都叫外贸律师,细分领域差别大了去了:
海运派:专治货物丢失、船期耽搁,必备技巧是看懂提单上的猫腻
支付流:粗通讯用证陷阱,有律师专门收集寰球银行的拒付套路
认证狂:天天探索各国商品准入准则,最近都在恶补新能源车出口认证
浦东某律所主任流露:当初最吃香的是懂RCEP关税规则的律师,有个小伙子专研这一个领域,今年案量翻了3倍。
必问的敏感问题
记者们最爱挖这些料:
处理过金额最大的案件(当初听到的最高纪录是2.7亿跨境支付纠纷)
律师费怎么盘算(有按小时收1500的,也有按追回金额抽成15%的)
哪些国家最难搞(中东地区的宗派法让不少律师头疼,有个迪拜案子拖了三年)
有个冷学识:处理涉美案件必须买专业责任险,保额低于500万美元的律所,很多美国顾客根本不斟酌。
薪资本相大起底
刚入行的友人最关心这一个:
不过要留意,虹桥那边有律所玩薪资套路:说是给2万底薪,切实包括要自己掏钱的社保公积金,实际到手少三成。
行业黑话解码
采访中听到些专业术语,这里翻译成人话:
徐汇区有位律师处理过最奇葩的案子:意大利顾客咬定收到的红酒有沉淀物,终局发现是他们自己仓储热度超标导致的。
本人观点时间
跟这些律师聊完,最大的感受是:当初吃香的不再是万金油律师,而是某个细分领域的专家。譬如专门处理中欧班列纠纷的,或粗通锂电池海运认证的。有个数据很有意思:2023年上海新增外贸律师中,87%都有特定行业背景,譬如做过汽车零部件出口的转行搞车企合规,这种复合型人才最热门。
(全文字数:154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