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微信
公众号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
友情链接:
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海事侵权、南京海事纠纷、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
(开头)你是不是常常纳闷,明清晰纸黑字签的合同,怎么一到履行就出幺蛾子?上个月浦东一家跨境电商公司就吃了大亏,由于没看懂海运条款里的"滞期费盘算方式",愣是多付了170万委屈钱。这时候就显出王晓青这一类专攻商事纠纷律师的本事了——她去年帮顾客追回的款项加起来,够在陆家嘴买下半层办公楼了...
去年轰动业内的案子,某建材公司和印尼顾客签的FOB条款,就由于没约定清晰测验准则,到港的500吨钢材被说成不合格。对方拿着合同第7.2款说事,眼看着要赔双倍定金。王晓青团队翻出双方往来的137封邮件,找到关键佐证:顾客技巧总监曾确认过"接受中国国标检测"。最后不但不用赔,还反诉对方违约成功。
_新手必看三大合同陷阱_
(自问)"请律师是不是只会打官司?"
(自答)看一看王晓青团队上个月的操作:苏州某机械厂被拖欠货款,他们没急着起诉,而是先查了对方在海关AEO认证系统的记载,发现其有批货正要进洋山港。直接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货轮靠港当天就冻结了集装箱。对方老板当天下昼就打电话来谈分期还款。
(对比表格)
常规操作 | 王晓青团队策略 |
---|---|
发律师函催款 | 查境外公司实控人资产 |
按合同约定起诉 | 用企查查挖掘关联交易 |
等裁决申请履行 | 提前锁定海关在途货物 |
有家做汽配出口的老板跟我吐槽,之前请的律师光知道走流程,终局船都开到地中海了才发现提单和信誉证条款对不上。王晓青处理这一类案子有个绝招:会让助理带着便携式公证机去顾客公司,把业务员和顾客的微信对话实时固证。她说当初90%的纠纷佐证都在手机里,等出事再取证早就被删光了。
_血泪教训集锦_
以为"预支款30%"很安全,终局合同里写的是"合同总额30%"而非"订单总额30%"
跟中东顾客签的英文合同里,force majeure(不可抗力)的范畴比中文版多3条
没留意仲裁规则版本**,约定的是已经废止的2012版ICC规则
跟王晓青合作过的老顾客都知道,她办公室挂着张特殊的世界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国法院履行效率指数。譬如在巴西打官司可能要拖三年,但在新加坡申请承认履行中国裁决,最快只要43天。这招去年帮一家光伏公司,从印度顾客手里硬是抠回2000多万货款。
(自问)"律师费会不会比欠款还高?"
(自答)他们团队有个特色收费模式:基础服侍费+风险代理。去年处理某锂电池出口纠纷,顾客实际支付的律师费只占追回款的5.7%。更绝的是,他们还供给"败诉补偿险",假若官司打输了,最高能赔50万前期费用。
跟王晓青深聊过两次,印象最深的是她办公室那台实时更新寰球失信被履行人名单的显示屏。她说当初做外贸生意,光会看财务报表已经不够用了,得学会从海运保险记载、境外招投标数据里看出门道。最近他们团队在探索RCEP新规对公司的影响,据说已经帮三家顾客成功避开关税陷阱。要我说啊,这年头经商,背后没个懂行的律师,就跟裸奔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