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微信
公众号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
友情链接:
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海事侵权、南京海事纠纷、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形?顾客拍着胸脯说找了"金牌律师"做担保,合同签完才发现所谓的担保书还没厕所里的卫生纸有用。去年杭州一家服饰厂就被这种套路坑惨了,对方出示的"国际律师担保书"根本查不到备案号,终局120万美元的牛仔布料至今还在孟买港口生锈。
圈套第一式:捏造资格花样多
当初骗子们的造假技巧比正规律所还专业。去年查获的案例里,有团伙用PS技巧捏造纽约州律师执照,还有人把个别法典意见书包装成"国际担保书"。教你三招快捷识别:
浦东新区商务委去年公布的数据吓人:涉外合同诈骗案中,63%用了虚伪法典担保文件。有个典型案例是骗子把新加坡某律所2015年注销的执照PS成2023年有效证件,骗走温州商人70万美元订金。
圈套第二式:担保费用玩猫腻
正规律师担保费通常是合同金额的0.5%-3%,但骗子会设连环套:
先收3万"资格审查费"
再要5万"国际公证费"
最后索要20万"风险保证金"
对比下真实行情:上海某涉外律所的准则收费是1.2万基础服侍费+争议化解成功抽成。去年宁波破获的诈骗案里,骗子用"分期付款"套路,让受害人前后打了17笔款项,合计38万元。
圈套第三式:虚构国际背景
最唬人的就是满嘴跑英文的"国际律师团队"。记住这几个破绽:
广州天河区上个月刚裁决的案子就是典型:骗子租用陆家嘴办公室,雇外籍职员当"门面",捏造整套英文担保文件,涉案金额高达900万元。切实只要多问几个专业问题就会露馅,譬如《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免责条款详细指什么。
防骗实战手册
跟做了二十年外贸的老陈学了几招:
有个反杀案例特殊解气:深圳某电子厂老板要求骗子律师供给纽约州律师协会注册号,对方推脱时直接报警,终局牵出涉案1300万元的诈骗团体。
最近据说个新动向:骗子开始用AI合成"跨国视频会议",捏造英美律师在线认证场景。对付这招更简略——突然要求切换视频角度,或让"律师"当场展现执业证书原件。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涉嫌外贸合同诈骗的报关单同比激增79%,但经专业律师审核的合同纠纷率下降61%。说到底,骗子最怕遇到懂行的人。下次再有人掏出一堆金光闪闪的担保文件,你就笑着问三个问题:能视频验证律所实景吗?担保金额详细怎么盘算?争议了去哪家仲裁机构?这三个问题抛出去,是人是鬼立马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