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微信
公众号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
友情链接:
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海事侵权、南京海事纠纷、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
场景一:美国顾客签完合同玩失踪
去年温州鞋商老林接了个30万美元订单,合同写着"货到港后30天付款"。终局货物在洛杉矶港躺了两个月,对方突然发来验货报告说有3%的鞋子车线歪斜。老油条顾客惯用三招拖款:
场景二:DDP条款遇上海关刁难
深圳电子厂张总去年栽过大跟头:按DDP条款发往芝加哥的蓝牙耳机,被海关扣下要求供给FCC认证。美国海关的骚操作防不胜防:
场景三:亚马逊店铺被流氓律所盯上
今年跨境电商圈最火的碰瓷套路:美国律所批量抢注外观发明权,专钓中国卖家。有个做家居用品的顾客,店铺突然被冻结20万美元资金,就由于挂钩造型和某发明权图有60%相似度。应答这一类钓鱼诉讼要快准狠:
场景四:PayPal账户遭恶意冻结
做德州顾客的李姐去年差点哭晕:8万美元货款被PayPal冻结190天,理由是"涉嫌销售侵权商品"。美国支付平台有三个致命弱点可依靠:
独家新闻:纽约州新出阴招
今年开始,部分美国买家依靠"未成年人合同撤销权"搞事件——宣称签约时未满18岁要求退货。但切实有个反制杀招:在合同第14.3款插入"双方确认已通过视频认证法定年纪"条款,咱们测试过三次,次次把对方律师噎得主动撤诉。最近有个做服饰的老板,愣是用这招从赖账顾客手里多抠回2万美元运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