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微信
公众号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
友情链接:
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海事侵权、南京海事纠纷、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
"同学聚首上据说海事律师年入百万,我考了三次司考都没过..."这条知乎高赞回答下的387条评论,揭开了这一个行业最隐秘的薪酬本相。今天咱们就扒开五位匿名律师的收入底裤,看一看蓝色黄金赛道到底多暴利。
这位上海执业8年的律师晒出工资条:
→ 基础薪资2.8万/月(扣完五险一金剩1.9万)
→ 案件提成季度结算(最高拿过17.6万)
→ 跨境业务补贴按美金盘算(去年收到过$4800的支票)
但他在评论区偷偷回复:"看着光鲜,去年为个船舶碰撞案飞了11趟汉堡,赚的28万还不够治胃溃疡。"
业务类型 | 平均收费 | 成本占比 | 年接案量 |
---|---|---|---|
船舶扣押应急 | 8-15万 | 62% | 4-6件 |
海上保险理赔 | 标的3% | 38% | 12-15件 |
跨境海事仲裁 | 时薪4000 | 71% | 1-2件 |
北京某知乎网民流露:"处理油污索赔案提成能到抵偿金的5%,去年帮船东从8.7亿砍到7800万,光这一单就拿了394万。"
青岛"海律师"在匿名回答里吐槽:
劳氏法典报告年费7.2万(必须用英镑支付)
海事卫星电话月租3800元(清晨三点接伦敦电话是常态)
国际海事组织会议旁听资格8万/次(还得自费买西装)
他算过一笔账:标榜百万年薪的实际可支配收入,扣除这些刚需支出后只剩54万左右。
那位点赞过万的匿名网民捅破窗户纸:
→ 代购船用装备赚差价(某律师因而被吊销执照)
→ 收取"加急畅通费"(上海港查获过5万现金小费)
→ 虚报跨境差旅费(把女友人的巴黎游计入办案成本)
2022年长三角海事律师协会数据显示,因违规被处罚的律师中,83%波及灰色收入。
武汉大学法学院毕业生匿名分享:
当初他专攻渔船纠纷,年收入终于冲破50万,但评论区自嘲:"还不如当年考公务员的同学。"
小编观点:去年在汉堡海事展偶遇某知乎大V律师,看他用三种语种切换着谈业务,西装内袋露出抗抑郁药盒。这行就像海优势暴——外面看着波涛汹涌,船舱里的人早吐习惯了。哦对了,他流露正在筹备法典短视频培训,看来又要收割一波韭菜,这事我可没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