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微信
公众号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
友情链接:
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海事侵权、南京海事纠纷、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
"王律师,您时薪都够我卖三集装箱货了!"上周在厦门港咖啡厅,听到外贸老陈的调侃,我突然想起知乎上那个热帖:做律师和干外贸,到底哪个更赚钱?身为在律所和外贸公司都待过的"双面人",今天掏心窝子聊聊本相。
问:据说律师接个案子能吃半年?外贸提成高得吓人?
去年帮某上市律所做薪酬调研,发现初级律师月薪也就8000-15000元,但独立律师接个200万的债务纠纷案,律师费抽成能到30%。反观外贸行业,深圳某3C商品业务员晒过工资条:底薪4500元+季度提成23万。
但要留意!律师的案源就像外卖店流量,得持续烧钱打广告。意识的独立律师每年光百度竞价就花18万。而外贸老手一劳永逸够顾客资源后,确实能躺着收钱——某泉州服饰商靠三个美国顾客,五年买了三套房。
做律师最怕什么?
干外贸的坑在哪?
前共事的惨痛教训:帮顾客做DDP条款(完税交货),没料到巴西突然增强关税,倒贴了16万运费。当初他逢人就念叨:"别碰自己不熟的商业术语!"
律师通关必备:
外贸高手特点:
大学室友是完善案例:法学毕业转行做医疗器械出口,把佐证思维用在合同上,设计出"分段验收付款"条款,去年业绩暴涨300%。她说这叫"降维打击"。
扒了各大应聘网站数据发现:
但要留意特殊机遇!昆明有位律师专做东南亚跨境纠纷,收费比一线城市还高30%。西双版纳的外贸人靠直播卖榴莲,去年有人做到月均50万营业额。
去年某次行业论坛听到组震撼数据:全国律师行业人均创收68万,外贸业务员人均创利53万。但把时间线拉长到十年,律师收入曲线是缓坡回升,外贸则是过山车式波动。或者真正的赢家,是那些把法典思维融入外贸谈判,或用商业嗅觉拓展案源的"跨界物种"。就像知乎高赞回答说的:"可能在法庭上聊FOB,也可能在谈判桌背刑法条文的人,永远饿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