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微信
公众号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
友情链接:
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海事侵权、南京海事纠纷、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
上周同学聚首,做律师的老王和搞外贸的老李差点打起来。老王刚花200万在浦东买了学区房,老李反手掏出手机晒出迪拜新买的游艇。这场面看得我直挠头,这俩行业到底哪个更来钱?今儿咱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
第一回合:钱袋子架构大不一样
去年司法部公布了个数据吓我一跳:全国律师平均年收入56万,但留意啊这是被大佬们平均过的!实质上刚执业的律师可能月薪就八千,而那些能接涉外并购案的大佬,一个案子提成就够买辆保时捷。反观外贸行业,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中小外贸公司负责人年利润中位数在45万左右,不过据说做中东商圈的老板,旺季一个月赚的比律师半年都多。
说白了,律师这行当像爬楼梯,外贸更像坐过山车。我意识个深圳外贸公司老板,2020年口罩生意让他半年赚了2000万,终局去年做光伏被海外扣货,差点把家底赔光。
第二回合:成本风险对对碰
咱列个对比表更加直观:
烧钱名目 | 律师 | 外贸老板 |
---|---|---|
入门装备 | 司法考试+实习期(约5万) | 公司注册+垫资(20万起) |
日常开销 | 律所管理费(年收20%) | 国际物流+关税(月均3万) |
最大风险 | 败诉倒赔保证金 | 货到港顾客跑路 |
爆发机遇 | 千亿级公司破产案 | 抓住汇率波动红利 |
上个月跟个涉外律师喝酒,他吐槽说:"别看咱们时薪贵,扣掉律所抽成、助理工资,到手也就三分之一。"反观做中东商圈的外贸友人老刘,去年乘着里亚尔贬值,一批货净赚汇率差就捞了80万,这操作律师可学不来。
第三回合:长期潜力哪家强
这里还有个有意思的景象:35岁以上的律师收入曲线是45度往上爬,而外贸老板到了这一个年事要么开连锁公司,要么转行搞培训。意识个杭州老律师,58岁了专做跨境电商纠纷,一个跨境侵权案收费抵得上年轻人干三年。
不过话说回来,外贸人的机遇在于政令红利。去年RCEP生效那会儿,做东盟商圈的外贸公司平均利润涨了37%。青岛有个老板专做越南机械装备,乘着零关税政令,今年前五个月利润就超过去年全年。
第四回合:隐形福利大揭秘
律师这行有个隐藏福利——人脉资源滚雪球。帮公司打赢官司后,拿到的可不止律师费,可能是董事会席位,乃至是名目分红。上海某律所合伙人,帮新能源车企搞定海外并购后,直接拿了公司0.5%的干股,当初每年光分红就七位数。
外贸老板也有杀手锏——新闻差套利。去年俄罗斯商圈火爆那会儿,最早收到风声的外贸人倒腾中国汽车,把国产SUV卖出了奔驰价。哈尔滨老张靠这波行情,三个月全款买了套江景房。
最近据说个新颖事:有律师和外贸老板开始搞联合作战。北京某律所跟外贸公司签对赌契约,律师费换成公司股份,去年帮着追回800万美元坏账,直接翻了五倍收益。这种玩法倒是开拓了新思路,果然钱这玩意儿,会流动的才算是活的。
切实吧,要我说这俩行业就像火锅和烧烤,没有谁更加好吃,关键看你好哪口。假若你耐得住性子背法条,律师这行越老越吃香;假若爱好在风浪里抓机遇,外贸商圈可能让你心跳加速。最后透个底,我那个吵架的同学老王和老李,今年居然合伙开了家跨境法典咨询公司,果然聪明人最后都懂得——赚钱的途径,都是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