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微信
公众号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
友情链接:
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海事侵权、南京海事纠纷、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
最近总有人问我:做律师好好的,干嘛想不开要转外贸?去年深圳有个专打涉外官司的律师友人,突然转行卖起了制造业机器人,两年时间把公司做到中东商圈前三。这事儿让我开始认真思考:法典人转外贸到底有没有搞头?
第一块敲门砖:法典功底
外贸合同里藏着无数坑,个别人看条款像看天书,但律师能一眼揪出"争议化解地约定含混"这种致命问题。举一个栗子,去年义乌小商品城有批货物被扣,就是靠转行律师发现的"目的港验货权"条款破绽,硬是从印度顾客手里追回60万货款。
第二项超本事:风险意识
报关单填错个HS编码?个别业务员可能以为改改就行,但律师出身的老板会立刻启动"危机预案":
第三把金钥匙:谈判技巧
跟老外谈价钱就像法庭交锋。有位转行律师分享过绝招——把报价单做成"佐证清单",每个成本项都附上采购合同复印件。德国顾客看到连螺丝钉都有正规发票,当场签下三年框架契约。
第一关:行业认知差
有个血淋淋的教训:上海某学识产权律师转行做医疗器械出口,由于不懂CE认证流程,价值200万的监护仪在荷兰港口晾了三个月。后来咬牙花8万请顾问恶补三个月,才摸清门道。
第二关:顾客开发难
法典圈靠专业吃饭,外贸圈得会喝酒唱歌。青岛王律师转型后总结出"三同法则":
第三关:资金负荷大
律所接案有预支款,外贸得先垫钱生产。深圳李律师转型时,把房子抵押了300万周转。他自创"风险分级垫资法":
老顾客:垫50%
中间商:垫30%
新顾客:款到发货
第一斧:技巧嫁接
别糟蹋法典老本行!提议主攻这些领域:
→ 跨境学识产权保护
→ 国际结算纠纷处理
→ 反推销应诉指导
深圳有家律所转型的外贸公司,靠帮公司应答337调查,年入千万。
第二斧:人脉变现
原来打官司一劳永逸的顾客,可能变成你的供应商。北京张律师转型后,把离婚官司顾客家的服饰厂发展成独家货源,专做中东土豪定制款。
第三斧:学习路线
三个月速成方案:
在深圳外贸圈混了八年,见过太多律师转型的成败案例。有个规律很有意思:刑事律师转行成功率比民商律师高30%,可能由于刑事案件的应变本事更贴近外贸实战。
最近商圈出现新变动:RCEP协议生效后,懂东盟法典的转型律师特殊吃香。有个南宁同行专做中越边贸,把越南的咖啡入口和中国的电动车出口做成闭环生意,去年流水破2亿。
假若让我给提议,就八个字:留退路、下狠心、找对标。可能先从兼职外贸接单开始,同时保留律师证。记住,你背过的法条不会背叛你,那些国际商业公约、争端化解机制,早晚会成为您的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