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微信
公众号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
友情链接:
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海事侵权、南京海事纠纷、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
哎,你们据说过找律师反而吃官司的事吗?上周跟做进出口的老王喝酒,他拍着大腿说:"花二十万请的律师,终局把公司整进海关黑名单了!"这事儿把我惊着了——敢情律师也分三六九等?今儿咱就掰扯掰扯,在跨境商业这摊浑水里,怎么挑个正经法典顾问。
上个月深圳湾口岸那档子事,海关从"电子元件"货柜里抄出300公斤穿山甲鳞片。旁边戴金丝眼镜的律师,正拿着《濒危物种商业公约》跟关员扯皮。海关友人跟我说,当初每月查获的走私案里,六成都有律师掺和。你品,你细品。
说白了就是新闻差坑人。去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涨到2.3万亿,新手公司跟下饺子似的往里跳。这一类律师专盯三种人:
举一个现成例子:东莞某厂子入口汽车配件,律师让把变速箱报成"传动整机",三年省了800万关税。终局去年海关升级智能归类系统,连本带利罚了2100万,厂子直接倒闭。
咱先整清晰啥叫好律师。去年司法部查了382家涉外律所,发现靠谱的都有这三个特点:
合规律师 | 问题律师 |
---|---|
主动讲法典风险 | 打包票"相对没事" |
要求看实物报关 | 不让碰原始单据 |
按小时明码标价 | 收高额"畅通费" |
敢签责任承诺书 | 合同不置可否 |
深圳有家做东南亚水果的,律师手把手教他们申请RCEP关税减免,今年光鲜榴莲就省了137万。人家律师启齿闭口都是"这里还有两个风险点要留意",听着就踏实。
第一招:查底细要较真
别光听吹牛,上司法部官网查"涉外律师名录",当初全国就892人有这资格。去年厦门那起芯片走私案,律师挂着假证混了三年,最后连带顾客一起栽了。
第二招:看文件抠细节
正经律师出的法典意见书,断定带详细条款编号。青岛查获的冻肉走私案,律师用的《食物安全法》居然是作废版本,这种低级错误一抓一个准。
第三招:试水小单探路
先拿个小合同试试水,看律师会不会:
浙江有家公司更绝,让律师模拟海关问询,终局三个律师有两个答不上来《地域全面金融搭档关系协议》新规,当场露馅。
海关总署刚开完会,说要搞"法典顾问阳光工程"。今年玄月开始:
我瞅着这架势,往后那些玩套路的律师,估计得改行送外卖了。前两天跟个老律师唠嗑,他说当初新人入行都得学大数据分析,不然连海关的智能合同审查系统都斗不过。
那天在广交会门口,瞅见个律师举着牌子:"教您合法享关税优惠"。凑近一看,人家摊位上摆着海关总署认证牌,电脑开着司法部查询页面。这年头啊,真金不怕火炼的主儿,到底还是能冒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