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微信
公众号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
友情链接:
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海事侵权、南京海事纠纷、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
你在苏州开厂,突然被美国顾客拖欠30万货款,第一反应是找律师还是找讨债公司?去年常熟有个做机械配件的老王,选了后者,终局钱没要回来反被骗了8万服侍费。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江苏的外贸老板们遇到纠纷,到底该怎么选律师才不踩雷。
先来看一个真实案例:南通某纺织厂跟韩国顾客签合同时,光顾着看单价和交货期,愣是没留意争议化解条款写着"仲裁地在首尔"。等对方拒收货物,找本地律师一问傻眼了——光跨国诉讼成本就要吃掉30%货款。这种合同里的"文字陷阱",我敢说江苏十家外贸公司有八家都中过招。
一、合同破绽能要命
去年江苏省司法厅公布的数据吓人一跳:2022年外贸纠纷案件里,67%都栽在合同条款上。最常见的有三个坑:
我跟你说,去年无锡有家机械公司就是吃了第三条的亏。给越南顾客发了三个集装箱,对方用孟加拉国的小银行开信誉证,终局单据递上去人家挑出七个不符点,硬是卡着不放款。财务总监急得直跺脚:"当初省那两千块律师费,这下倒赔二十万!"
二、律师不是万金油
好多老板以为找个打过官司的律师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个别民商法典师和外贸专业律师的差别,比阳澄湖大闸蟹和稻田蟹的差距还大。给你们列个对比表:
对比项 | 个别律师 | 外贸律师 |
---|---|---|
单据审查 | 来看一个款式合规 | 能揪出UCP600条款破绽 |
跨境履行 | 提议国内起诉 | 会做资产所在国的保全方案 |
谈判策略 | 直接发律师函 | 联合顾客征信制定分期方案 |
南京江宁区有家玩具厂就吃过这一个亏。委托的律师愣是把FOB条款理解成"到岸价",谈判时被对方抓住把柄压价15%。老板后来跟我喝酒时直拍大腿:"这跟找了个英语老师打官司有啥差别?"
三、流程比终局更为重要
"张律师,这官司胜算有多大?"这是我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可是说瞎话,外贸纠纷处理最关键的不是输赢,而是止损节奏。去年昆山电子厂的案例特殊典型:
假若按常规流程先发催款函再谈判,等走到诉讼环节,对方公司早算帐完了。这里划重点:前30天是黄金救援期,错过这一个窗口期,仙人也难救。
自问自答环节
Q:律师费动不动好几万,小公司付不起怎么办?
A:苏州制造业园有家律所搞"风险代理",前期只收5000基础费,回款后抽成15%。但留意!别找承诺"全风险代理"的,这种多半会忽悠你乱起诉。
Q:怎么判断律师真懂外贸?
A:让他当场说清晰Incoterms2020里CIP和CIF的差别,能联合海运保险条款分析的才算及格。假若连DP付款和LC都分不清,赶紧换人。
Q:合同已经签砸了还有救吗?
A:扬州有律所去年帮顾客把新加坡仲裁地改到上海,关键就在补充契约里加了"双方确认以中文版本为准"这句话。所以就算合同签坏了,也有补救空间。
写到这里,想起上个月在太仓港区调研时,有个做汽车配件的老哥说的话:"找律师就跟找对象似的,光看长相(胜诉率)没用,得看他懂不懂你家柴米油盐。" 这话糙理不糙。江苏的外贸老板们,下次选律师前先把这篇文案翻出来看一看,保准比你在酒桌上打听来的新闻靠谱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