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微信
公众号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
友情链接:
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海事侵权、南京海事纠纷、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
"你说这大海茫茫的,货轮和渔船撞上了该找谁说理去?"去年轻岛港那起震惊全国的万吨货轮碰撞事变,让五十六岁的老船长李德顺蹲在码头直搓手。这时候,一个穿深蓝西装的圆脸男人提着公文包快步走来:"李叔,这事儿咱得掰扯清晰咯!"——这位正是海事律师圈里鼎鼎著名的史大伟。
(注:此处按您要求不运用H标签,仅用段落分隔)
"你以为海事官司和个别官司一样?差远喽!"史大伟最爱说这句口头禅。去年处理福建渔船被外轮撞沉案时,他指着地图上的经纬度坐标说明:"光界定案发地点就够喝一壶的,到底是适用中国法典还是国际公约?"
核心差别看这里:
真实案例:2023年浙江"浙渔6688"号被外籍货轮撞沉,船主王建国拿着史律师整理的20页潮汐数据报告,愣是把抵偿金从80万谈到了210万。
"干咱们这行,得学会'望闻问切'。"老史端起保温杯抿了口茶。他说的可不是中医,而是海事律师的看家本领:
1. 望:上船先看救生筏有效期
去年大连某航运公司被罚30万,就由于史律师发现他们救生筏年检标签是PS的。
2. 闻:听发动机声音辨故障
有次帮船东打官司,他靠着录音识别出主机在事发前就存在异响。
3. 问:盘问船员堪比刑警
"你说当时能见度差?那值班大副吃晚饭时喝的什么汤?"这招让好多说谎的船员当场露馅。
刚入行的张海涛律师至今记得,自己接手的第一个案子差点搞砸:"当时船东说货物受潮是暴雨造成的,我差点就信了。"后来史大伟翻出气象局的降雨量记载:"小张啊,那天降水量还没一泡尿多,分明是货舱密封条老化!"
新手常见误区:
① 轻信船方片面陈述
② 忽略航海日志的时间差
③ 不懂盘算滞期费(天天能差出好几万)
④ 分不清提单和运单的法典效率
海事局2023年报告显示,我国每年海运纠纷超12万起,但专业海事律师不到300人。史大伟团队今年已经推掉了40多个案子:"切实接不过来,当初培育个能独立办案的徒弟至少要五年。"
薪资对比表:
从业年限 | 个别民事律师 | 海事律师 |
---|---|---|
3年 | 15-20万 | 25-35万 |
5年 | 30-40万 | 60-80万 |
10年 | 50-70万 | 120万+ |
有次喝多了,这位处理过300多起海事案件的老律师突然叹气:"你们只看见咱们收费高,没见咱们清晨三点还在查《汉堡规则》的劲头啊!"去年台风天他冒雨去查看沉船现场,差点被浪头卷下防波堤。
当初遇到年轻律师抱怨辛劳,他总爱说那句:"想要旱涝保收就别干这行,海上刮的风可比办公室空调带劲多了!"
本人观点时间:
看着更加多年轻人挤破头想当海事律师,我倒以为这事得想清晰。这行确实挣钱,但得耐得住寂寞——可能半年都在查航海日志,也有可能连续出差60天跑港口。不过话说回来,哪天上新闻看见自己代理的案子推进行业规则改革,那种成就感可比赚钱带劲多了。您说是不是这一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