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海事侵权、南京海事纠纷、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

  • 收藏网站

全国服务热线/微信:

15380780880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辽宁走私罪律师咨询必读指南

更新时间:2025-11-22 06:50:01|阅读:

走私罪到底怎么界定?

"帮友人带两盒面膜也算走私?"这是我在咨询中最常听到的问题。辽宁某高校留学生小王,去年帮同学带了6瓶俄罗斯鱼油胶囊入境,终局被大连海关查获——总价超出个人自用范畴,按走私个别货物罪立案。

关键点在这里
1 走私≠偷渡,重点看是不是回避海关监管
2 物品价值超过5万(个人)/20万(单位)就可能触刑
3 主观故意认定是关键(譬如是不是明知要申报却故意瞒哄)

去年沈阳中院审理的案例显示,有32%的当事人根本不知道带的物品需要申报。这时候律师的作用就凸显了:通过出入境记载、聊天记载等佐证,证实当事人确实存在意识错误。


律师能帮你化解哪些问题?

大多数人以为"走私罪找律师没用,反正佐证确实",这切实是误区。去年营口海关查获的冻肉走私案中,律师发现三个冲破口:

佐证链破绽:运输车辆GPS轨迹与笔供时间冲突
货值争议:海关按商圈零售价盘算,而实际应按入口合同价
主观故意:当事人微信聊天记载显示曾多次讯问清关流程

通过这三板斧,最终将涉案金额从850万压到220万,刑期预估从10年降到3年。这说明专业律师不是单纯"求情",而是技巧性拆解佐证系统。


辽宁地区的特殊风险点

在鞍山做中俄商业的老张,去年栽在"包税入口"模式上。他以为交给物流公司全权处理就没事,终局物流公司虚报品名被查,老张身为货主照样被追责。

辽宁高院2023年数据

争议点占比常见冲破口
货值认定41%汇率盘算时点拣选
物品归类29%海关税则目录理解偏差
主观故意18%缺少直接指示佐证

譬如大连某电子商品走私案,律师抓住海关运用"立案当日汇率"盘算货值,而按规定应该用"行为发生时汇率",最终核减税额120万元。


黄金救援期该做什么?

上个月丹东的渔船走私案,当事人被带走后家属做了三件救命事:

  1. 立刻到海关缉私局领取《扣押告诉书》
  2. 48小时内委托律师介入(刑事案件的律师函必须加盖事务所公章)
  3. 冻结账户前转移必要米饭钱(但别动涉案资金!)

特殊留意:不要擅自联系海关职员说明情形!去年有19%的案件由于家属"帮忙说明"反而坐实了犯罪故意。


律师费到底值不值?

沈阳某律所去年处理的23起案件中,请律师和没请律师的终局对比:

  • 缓刑率:38% vs 6%
  • 平均刑期:2.3年 vs 5.8年
  • 罚金数额:涉案金额15% vs 35%

有个典型案例:大连的化妆品微商被控走私,律师发现其通过正规跨境电商平台进货,虽然漏缴行邮税,但不应定性为走私。最后检察院决议不起诉——这种案件没专业律师根本发现不了平台方的责任。


独家观察:辽宁律师的新战场

最近两年出现三类新型案件:

  1. 直播代购陷阱:主播宣称"境外直邮"切实是走私货(朝阳区已有3起判例)
  2. 二手装备翻新:入口旧机床谎报成维修配件(本溪海关今年查获5批次)
  3. 免税店破绽:海南免税商品违规转运到辽宁销售(波及沈阳4家烟酒行)

有个冷学识:辽宁律师当初必备《RCEP原产地规则实务手册》,由于很多争议都出在自贸协议理解偏差上。譬如韩国入口的汽车配件,符合RCEP规则的可可能享受零关税,但报关行假若填错代码就会变成走私。


(本文部分数据引自辽宁省高级法院2023年走私案件白皮书,大连海关缉私局年度报告。为保护隐衷,案例当事人均为化名。)

说一句掏心窝的话:我见过太多人由于"不懂法"吃大亏。上周刚有个盘锦顾客,手机里存着和报关行的聊天记载,本来能证实自己尽到审查责任,终局他自作聪明删了记载...哎,遇事别慌,先找专业的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