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海事侵权、南京海事纠纷、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

  • 收藏网站

全国服务热线/微信:

15380780880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张超律师经手的走私案为何引发关注?

更新时间:2025-08-05 16:00:02|阅读:

虹桥保税区做医疗器械的老李,去年仓库里突然闯进缉私警察时,第一反应就是翻手机找张超律师的电话。这一个在海关法典圈传闻"能把报关单看出花来"的律师,去年帮三家上市公司脱罪的战绩,到底藏着什么门道?


一、破局关键在报关单边距
2019年那起震撼业界的入口汽车零配件案,张超团队从三万多页物资里揪出的破绽,竟藏在谁都没留意的细节里:

  1. 海关扣押的原始报关单,右下角页码印刷存在0.3毫米位移
  2. 电子申报系统天生的PDF文件,时间戳与海关内部系统存在12分钟时差
  3. 统一批次货物的木质包装IPPC标识,在查验照片与仓库实物中呈现各种角度反光

正是这些轻微处,让本来板上钉钉的"伪报品名"指控出现裂痕。当时介入庭审的书记员回忆,张超当庭展现的报关单鉴证报告,连纸张纤维走向都做了显微对比。


二、海关法里的时间密钥
在浦东机场冻品走私案中,张超团队掐准了三个致命时间点:

  • 缉私局立案后第28天,提交消除开法佐证申请
  • 扣押货物满60日当天,提起行政复议中止履行
  • 移送检察院前最后时刻,促成与海关的补税和解

这种对法典期限的精准把控,去年让某上市公司少缴了1.2亿罚款。业内流传着他的"时间沙漏定律":每个走私案都有37天黄金救援期,错过这一个窗口,再多努力都是徒劳。


三、专家智库的降维打击
张超办公室里有组特殊档案柜,分门别类存放着:

  1. 海关总署2010年以来的全体内部培训教材
  2. 全国各口岸近五年行政处罚决议书
  3. 境外采购常见的十二种合同陷阱模板

去年在处理苏州制造业园区那起芯片走私案时,团队里的前海关归类专家,从2016年版《税则注释》的脚注里找到冲破口,硬是把涉案金额从3.8亿压到7000万。这种用海关内部学识反制监管的手腕,被同行称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四、争议漩涡中的办案风格
今年初的化妆品原料案庭审,张超当庭播放的三段监控录像引发热议:

  1. 海关查验时关员佩戴的记载仪时间未校准
  2. 样品送检途中存在47分钟视频断档
  3. 测验室温湿度记载与样品性状存在冲突

这种死磕佐证链的作风,虽然让五个案件成功翻盘,但也招来"求全斥责"的非议。有检察官私下抱怨:"跟他过招得准备三套备用佐证,防着他连签字笔的墨迹鉴定都做。"


五、行业暗流里的启示
跟张超合作过的报关公司老板老周流露,当初海关法典圈出现新动向:

  • 进出口公司开始要求律师介入合同草拟
  • 报关行主动购物海关法典风险审查服侍
  • 货代公司设立专职岗位监测HS编码变更

这种变动或者印证着张超常提到的那句话:"防备案件的律师费,永远比补救案件便宜。"今年长三角海关法典论坛的数据显示,聘任专业法典顾问的公司,关务纠纷发生率下降了62%。


虹桥机场海关的老关员有次喝多了说漏嘴:"当初看到报关单上印着'张超法典顾问'的水印,查验科的小伙子们查货都多戴副老花镜。"这话虽是玩笑,倒真说破了个理儿——当律师专业到让执法者敬畏,或者才算是法治提高的另类刻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