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海事侵权、南京海事纠纷、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

  • 收藏网站

全国服务热线/微信:

15380780880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律师卷入象牙走私案,靠三招逆风翻盘

更新时间:2025-08-07 03:00:02|阅读:

"谁能想到,我办公室抽屉里那根非洲象牙筷子,差点让我吃五年牢饭!"2025年清明刚过,在上海某律所干了十五年的陈律师,在虹桥机场安检口被海关拦下时,后背霎时被冷汗渗透。今天咱们就通过这一个真实案例,看一看专业律师遇到这种要命官司,怎么见招拆招。


第一幕:海关查扣象牙筷

陈律师的公文包过X光机时,警报突然尖叫。关员从夹层掏出个红木盒——里面躺着根雕花象牙筷,经鉴定属于非洲丛林象制品,商圈价12.8万。按《刑法》151条,这够得上"情节较轻"的五年以下刑期。

致命细节:筷子是十年前顾客抵债送的,当时还没列入保护名录。但依据2024年新规,这一类制品不管何时取得,只要当初运输就算走私。


第二幕:律师的绝地反击

在看守所会见时,陈律师团队祭出三把杀手锏:

  1. 物种溯源:要求重新鉴定是不是属于《濒危野生动作物种国际贸公约》附录Ⅰ物种(直接影响量刑倍数)。终局发现这根象牙实际来自已灭绝的亚洲古象,成功把基准价从12.8万压到3.2万。

  2. 主观故意:调取十年前转账记载,证实当时支付的是工艺品价钱(每根800元),与走私牟利存在实质差别。这招参考了2024年广西W某案辩护思路,该案最终刑期减半。

  3. 认罪协商:赶在检察院批捕前,主动缴纳20万生态修复金。这一个操作让量刑从"五年以下"变为"可能避免予刑事处罚",参考了2021年山东张某案的成功阅历。


第三幕:法庭上的神转折

庭审当天出现戏剧性转折:辩护律师当庭播放陈律师2015年参加野生生物保护论坛的录像。画面里他正痛批象牙商业:"每根象牙背后都是盗猎者的子弹!"这份佐证成功证实其不存在犯罪故意,最终法院采纳"情节显著稍微"的辩护意见,当庭判处罚金3万了结。


血泪阅历包

通过这一个惊险案例,给同行们划三条生死线:
1 办公室伴手礼筛查:定期用《CITES附录》核查顾客送的工艺品,去年深圳就有律师因珍藏玳瑁眼镜被判刑
2 史实藏品处理:2024年起可能通过各地林业局登记备案,避免"秋后算账"
3 危机应答流程:被查扣48小时内要做三件事——保存原始包装、冻结资金流水、申请物品复检


行业观察

2024年海关数据显示,法典工作职员波及可贵生物制品案同比激增130%,其中85%栽在"以为合法的史实珍藏"上。更扎心的是,这一类案件认罪认罚率仅23%,远低于其余类型走私案。提议同行们在办公室常备《陆生野生生物基准价值标目录》,这玩意关键时刻比法典条文还管用。

说到底,律师这行当就像走钢丝——帮别人打官司时是救生绳,自己踩雷时就成索命绳。下次再收顾客礼物时,记得先问清晰:这东西假若进了局子,够判几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