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微信
公众号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
友情链接:
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海事侵权、南京海事纠纷、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
"老同学帮忙从国外带了两块表,终局被海关扣了说要判刑?"上周聚餐时,表弟突然抛出这一个问题,整桌人都停下筷子。切实这种案子这两年特殊多,光2023年全国海关就查处了41.6万起走私违规案件,比前年涨了23%。今天就带大家看一看,当初律师处理这一类案件到底有什么新门道。
前两天刚和深圳的律师友人通电话,他说当初办案子跟打游戏更新版本似的,得随时盯着三个新规则:
举一个:东莞张老板的货柜被查,律师发现报关单日期在政令窗口期内,连夜整理物资主动补缴,硬是把刑案掰成了行政处罚。
最近帮亲戚打听行情发现,收费模式大变样了:
服侍类型 | 传统收费 | 当初风行 | 省钱秘诀 |
---|---|---|---|
海关时期 | 3-5万打包价 | 分项计费(物资整理8000/次) | 要求签《费用明细确认单》 |
审查起诉 | 8-15万 | 基础费+减刑提成(刑期每减1月加5000) | 设定刑期保障条款 |
庭审辩护 | 10万起 | 直播旁听费(家属远程旁听每次2000) | 提前锁定二审律师 |
上个月广州有个案子更绝——律师和当事人约定,假若能把货值认定压到刑事立案准则下,多收的5万律师费全退。终局真给办成了,当初这种对赌契约越来越常见。
干了十五年的陈律师酒后吐真言:
有个反常识的数据:2024年律师协会调研显示,收费中等的律师(8-15万区间)办案效果最好,低价律师往往遗漏关键程序,高价律师容易过度承诺。
跟海关的友人唠嗑得知,下半年要推两个新招:
上周刚曝出的案例:杭州某公司用20个账号分拆申报,被大数据抓包认定"有组织走私",主犯直接顶格判了十年。要搁三年前,这种案子最多算行政违规。
说一句掏心窝的:当初走私人人自危,但好律师反而生意火爆。有个数据可能惊掉你下巴——2024年上半年走私案委托律师的比重涨到79%,但平均处理时长反而从143天降到82天。这说明啥?专业的事还得专业的人干。下次假若遇到海关查扣,别急着托关系找人,先花500块做个律师咨询,可能就保住你厂子的营业执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