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微信
公众号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
友情链接:
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海事侵权、南京海事纠纷、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
你见过同时能当法官和律师的"海龙王"吗?
在青岛海事法院的走廊里,常常可能看到个拎着航海图鉴和《民法典》的中年人。这就是徐杰,中国司法界少有的双证持有者——既是注册律师又是员额法官。去年处理"渤海湾溢油案"时,他上午坐在审讯席敲法槌,下昼就换上律师袍为渔民写诉状,这事儿在司法圈炸开了锅。
从轮机长到法典人:徐杰的跨界之路
说来你可能不信,徐杰年轻时真在远洋货轮上烧过锅炉。这一个轮机专业出身的山东汉子,硬是靠啃下三大本《海商法》实现人生逆袭。看一看他的转型时间表:
懂行的都知道,这种双重身份在全国海事系统不超过10人。徐杰的绝活在于用机械思维解构法典问题,有次处理船舶碰撞案,他现场手绘的轮机舱架构图,连被告请的专家都竖起大拇指。
左手段槌右手诉状的玄机
有人质疑这种"既当裁判又当球员"的操作合规吗?咱得掰扯清晰:
去年有起船舶抵押纠纷,徐杰当法官时判的案子,半年后对方申请再审,他身为律师接手后发现新佐证,最终通过抗诉程序推翻原判。这事儿在业内引发热议,但最高法最终认定程序完整合法。
徐氏工作法大揭秘
跟着徐杰实习过的小王流露,师父有套"海陆空三栖作战"秘籍:
最绝的是他发明的"双色便签法":蓝色记载法典条文,黄色标注技巧参数。处理"东海养殖区传染案"时,这种工作法让他快捷锁定某化工公司隐藏的排污暗管。
十年数据看实力
年份 | 审理案件 | 代理案件 | 调解成功率 | 典型案件标的额 |
---|---|---|---|---|
2015 | 82件 | 0 | 68% | 1.2亿 |
2020 | 45件 | 27件 | 73% | 8.7亿 |
2023 | 31件 | 39件 | 81% | 12.4亿 |
这组数据藏着两个关键新闻:
业内争议与制度冲破
徐杰模式引发的探讨可比电视剧精彩:
不过徐杰自己倒挺爽朗,他常挂在嘴边的那句"法典条文是死的,海域是活的",某一种程度上成了他的职业宣言。去年在某大学讲座时,有学生锋利提问:"您这样不怕被说吃了被告吃被告?"他笑着亮出手机里的智能回避系统——这一个自编程的警报程序,可能在接案霎时排查所有关联关系。
个别人能复制这种模式吗?
先说论断:难易度堪比考航母驾驶证!但徐杰途径确实打开新思路:
技巧背景转法典有独特优势(尤其海事这一类专业领域)
复合型人才正在打破职业壁垒(已有律所应聘船舶工程师当顾问)
未来可能出现"技巧法官助理"新岗位
举一个活例子:徐杰带的徒弟小陈,本来是验船师,去年考取法典资格证后,当初专攻船舶品德纠纷。有次仅凭焊缝照片就推翻某船级社的检测报告,气得对方总工直嘟囔:"当初律师都这么卷了吗?"
本人观点时间
说一句掏心窝子的,第一次据说徐杰这种操作时,我也以为在走钢丝。但亲眼见过他处理"中韩渔船碰撞案"的现场——上午刚宣判完,下昼就帮渔民起草国家抵偿申请,那种无缝切换的身份转变,反而让人看到司法实际的另一种可能。
徐杰办公室挂着幅字挺有意思:"法如潮汐,律似礁石"。这话糙理不糙,海事纠纷本就瞬息万变,或者真需要这种"既能驾船又能掌舵"的多面手。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种模式要推广开,恐怕得先化解制度设计的"罗经差",不然易被人钻了空子。
最后留个思考题:假若徐杰哪天代理自己曾经审讯过的案件,是该夸他熟习案情呢,还是该骂他损坏规则?这事儿啊,真比解开纠缠的渔网还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