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微信
公众号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
友情链接:
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海事侵权、南京海事纠纷、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
哎,你说走私几本本国小说也算犯罪?找律师有用吗?
这问题可问到点子上了!去年珠海有个大学生代购了200本海外政事类书籍,终局被查获后差点吃牢饭,最后律师愣是从"主观故意"这一个冲破口切入,把案子给辩成了行政处罚。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在珠海这一个口岸城市,走私违禁书籍案的律师到底有啥门道。
说白了就是货不对、税没交、内容危险。依据刑法152条,走私国家制止进出口的货物,5万元货值就够三年起步。而书籍这一类特殊物品,还需要看是不是波及:
举一个栗子对比:
| 走私类型 | 法典后果 | 常见辩护策略 |
|---|---|---|
| 200本政事书籍 | 3-7年有期徒刑 | 主张无主观故意 |
| 500本淫秽小说 | 3年以上+没收财产 | 内容鉴定程序合法性 |
| 3000本盗版教材 | 按货值定刑+民事抵偿 | 著作权权属争议 |
1. 主观故意拆解大法
珠海刘小泉律师团队去年处理过一起典型案例:某跨境电商员工误运了50本禁书,律师抓住三个关键点:
2. 金额认定狙击战
今年初查获的某图书走私案,律师团队硬是把涉案金额从80万砍到48万:
3. 单位犯罪金钟罩
香洲区某文明公司案中,律师亮出三招:
误区一:"不知情就不算犯罪"
无邪!去年拱北口岸查获的300本禁书案,搬运工老王虽然不识字,但由于每月多拿了2000元"风险补贴",照样被判了2年。
误区二:"退了钱就能轻判"
血泪教训!某书店老板退了18万守法所得,但由于没在审查起诉时期签认罪认罚书,刑期只减了10%。
误区三:"电子书不算实物"
大错特错!珠海去年有起案件,当事人传播5000本电子禁书,虽然没实体运输,照样被判了3年。
在珠海干了八年刑辩,最深的感受就是——海关政令比台风途径变得还快。去年开始推行的"三书同审"机制(报关单、运输单、付款单交叉核验),让很多传统辩护策略直接生效。但反过来,新规也给了律师新机遇,譬当初年开始允许用"合规整改"调换部分刑罚。
给各位提一个醒:
最近遇到个有意思的案子——某留学生帮同学带了几本专业书,终局被海关查扣。律师翻出他在亚马逊的购书记载,证实确实是自用,最后行政处罚了事。你看,关键时刻留个心眼真能救命!
说到底,找律师不是教你玩火,而是帮你筑防火墙。就像珠海老报关员说的:"口岸生意经,三分靠行情,七分靠法商。"在这片充满机遇与风险的海岸线上,懂法的人才可能走得更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