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海事侵权、南京海事纠纷、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

  • 收藏网站

全国服务热线/微信:

15380780880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走私铟锭案找律师?四个核心问题要盯紧

更新时间:2025-11-20 20:00:01|阅读:

去年宁波海关查获的那批“镀膜玻璃原料”,谁能想到里面藏着价值800万的铟锭?当事人咬定是个别制造业物资,最后律师愣是从《两用物项出口管制目录》里抠条文,把刑期砍了三分之二。今天咱们就唠唠,碰上铟锭走私这种专业案子,到底该怎么选律师才靠谱?

——

一、铟锭走私案有啥特殊?

2023年海关总署数据,全国查获的稀有金属走私案里,铟制品占比突然蹿到18%。这东西看着像锡块,实际是制造OLED屏幕的核心物资。去年深圳有个案子,当事人把4N5高纯铟(99.995%)报成个别粗铟,刑期直接差出三年。这里划重点:

  • 纯度决议性质:5N以上铟锭属于策略物资,律师得会看检测报告
  • 用途是关键:东莞张律师去年办的案子,通过证实铟锭用于太阳能电池而非军工,成功规避了走私武器罪
  • 包装藏玄机:上海查获的案例显示,用“溅射靶材”名义出口的,八成有问题

(举一个实例:苏州某科技公司报关时,律师发现合同上的“烧结浓度9.2g/cm3”正好卡在管制准则线下,这数据直接让案件降档处理)

——

二、这一类案子律师必须懂啥?

见过太多律师栽在专业门槛上。去年广州的案子,当事人请的刑辩大咖,休庭愣是把铟锭熔点说成156℃(实际是157℃),被公诉人当场抓包。选律师得看这三板斧:

  1. 物资学底子:得清晰区熔提纯法和电解法的差别
  2. 熟习海关归类:知道归入81052000还是其余税号
  3. 会算加工增值:2022年轻岛案,律师通过盘算深加工比重,把涉案金额从3000万压到800万

——

三、律师费怎么花得值?

据说有人花60万请北京大律师,终局休庭才发现人家专攻毒品案?这里教几招避坑:

  • 看案例别光看头衔:专门处理过3起以上铟制品案的优先
  • 分时期付钱:譬如报关单复核时期付3万,佐证质证时期再付5万
  • 必须实地查验:靠谱律师会带你去仓库看货,就像去年温州案,律师发现海关把铟镓合金当纯铟检测,直接推翻鉴定论断

(血泪教训:厦门某老板轻信“包赢”承诺,前期砸了20万,后来发现律师连《两用物项允许证》长啥样都没见过)

——

四、新手最常踩的三个雷

  1. 迷信“关系运作”:2023年长三角集中整治,三个月抓了8个吹牛能“畅通海关”的假中介
  2. 乱签字:南通某公司财务总监在情形说明上多签个字,个人刑责直接从无到有
  3. 忽视技巧参数:杭州李律师去年办的英俊案,就是从检测报告的“氧含量0.008%”找到冲破口

——

我的切实话

跟这些稀有金属案子打交道十几年,最大的体会就是:找律师得像配化学试剂——差个小数点全完蛋。下次假若摊上这种事,记得先问律师三个问题:办过几起铟制品走私案?最近探索的行业准则是哪个版本?能不能带我去检测机构重新取样?

(就像去年处理的上海保税区案子,我带着工程师连夜做灼烧测验,证实这批货根本达不到管制纯度。海关的人看着测验数据直挠头,最后只能改定性违规申报。这种事啊,没点死磕精神真干不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