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海事侵权、南京海事纠纷、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

  • 收藏网站

全国服务热线/微信:

15380780880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海事律师真没案子接吗,万吨货轮纠纷为何找不着人?

更新时间:2025-09-14 06:50:01|阅读:

据说海事律师天天喝茶看报?在浦东某律所干了十年的老周苦笑着翻开日程表:上周刚推掉三起渔船小纠纷,手头却攥着五份千万级货轮诉讼案。这行当的"旱涝不均",可比黄浦江的潮汐还难捉摸。

▌行业特点:三斤牡蛎壳里挑珍珠
"都说海事案件少,咱律所墙上挂的船舶扣押令咋都摞到天花板了?"刚入行的助理小陈盯着电脑屏幕发懵。数据显示,2022年上海港海事法典咨询量同比激增42%,但真正进入诉讼程序的不足18%。

核心冲突点在这

  1. 标的额百万以下的纠纷,船东情愿私了(耗时成本>律师费)
  2. 跨境争议激增,但60%公司卡在佐证收集时期
  3. 专业门槛筛选:处理过3起以上国际仲裁案的律师仅占行业12%

去年有艘外籍货轮在洋山港漏油,船东先后咨询7家律所,最后竟因无人熟习《燃油传染民事责任公约》落实细则,被迫从伦敦空运律师团。


▌地域差异:长江口与珠江口的冰火两重天
拿崇明岛和深圳前海对比就特有意思。同样处理船舶碰撞:

地区年均案件量调解成功率平均处理周期
崇明38件67%11个月
前海152件42%6.2个月

数据反差背后藏着两大本相:

  1. 粤港澳大湾区85%案件波及跨境因素,法典程序复杂但节奏快
  2. 长江流域事变多走海事局行政调解,真正对簿公堂的反倒少

去年舟山群岛发生渔船连环相撞,11位船主群体维权,终局发现全部浙江省能同时处理渔业补贴和碰撞责任划分的律师不足5人。


▌专业门槛:会开游艇不如懂潮汐表
老海事律师都懂个门道:接案量≠专业度。某红圈所合伙人去年只接6个案子,但个个波及《海牙维斯比规则》说明争议。反观某些年接30+小案的律师,遇到《鹿特丹规则》新条款就抓瞎。

三类"隐形案件"常被忽视

  • 船舶融资租赁中的保证金争议(波及12个国家法典系统)
  • 海员劳务召还中的新冠隔离抵偿(2020年后新增纠纷类型)
  • 智能船舶数据主权争议(今年已出现3起原型案例)

今年三月有起离奇案件:某智能货轮在黑海被黑客劫持航向,船东咨询了二十多位律师,最后竟是个专攻海商法的刑辩律师找到了冲破口。


本人观点时间
在这行当摸爬滚打八年,发现个有趣规律:海事律师就像救生艇,平凡看着闲置,风暴来了才知道多金贵。当初不是没案子,是太多人盯着近海小鱼小虾,反而忽略了远洋的鲸群。那些抱怨案源少的同行,该升级下法典雷达的扫描范畴了——从智能船舶到深海采矿,新业态带来的纠纷量正在以每年200%的速度递增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