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微信
公众号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
友情链接:
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海事侵权、南京海事纠纷、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
前天夜里接到个急电,做航运的老张在鹿特丹港急得跳脚——货轮被扣了48小时,请的律师居然把"滞期费"翻译成"delay money",搞得荷兰海关以为他们要迁延时间。这事儿闹的,你说英语不好能吃海事律师这碗饭吗?
看得懂英文合同才算入门
去年上海海事法院的数据吓人一跳:87%的涉外商事纠纷都栽在合同条款曲解上。就拿常见的租船合同来说,你至少得啃得动这些:
某红圈所合伙人跟我透底:能独立撰改英文提单的律师,起薪直接比同行高45%。这话不假,去年伦敦仲裁的某个案子,中国律师就靠揪住"shall"和"may"的用法差异,愣是把抵偿责任从100%压到30%。
休庭吵架得会专业撕逼
听做过国际仲裁的律师讲过段子:有次在新加坡休庭,对方律师突然蹦出句"time charter trip",咱们这边的翻译直接卡壳。切实海事英语狠活都在这一个方面细节里:
船舶规范书里deadweight(载重吨)和gross tonnage(总吨位)必须门儿清
遇到碰撞事变要秒懂COLREGs(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谈保险理赔时FPA(单独海损不赔)和WA(水渍险)的差别就是钱袋子
大连有个狠人律师,靠着熟背《海牙维斯比规则》英文原版,去年连赢三起跨国货损案。他办公室贴着句标语挺有意思:"宁肯背错单词,不用翻译软件"。
编写本事才算是金饭碗
说个真事:某央企海外分公司被坑,就由于律师写的抗议信里把"force majeure"写成"major force",被对方抓住把柄说他们不懂行业惯例。当初顶级律所招人,英语写作考核占60%权重,主要看这些硬指标:
有个数据可参考:能写出地道Statement of Claim(索赔申明)的律师,案件胜诉率比靠翻译的同行高出28%。深圳某新锐律师就是靠天天精读《劳氏法典报告》,三年内把小时费率从800涨到2500。
口语不行真的没生路吗?
这话得两说。去年广州海事法院审的案子,有个老律师带着同传上庭照样打赢官司。但行内人都懂:能直接怼本国专家的律师,收费敢多加个零。
电话会议时听得懂带印度口音的"freight collect"
视频谈判时会运用"without prejudice"掐断对方录音
酒会上聊得来《汉堡规则》修订的八卦
意识个90后律师,专门去考了航海英语等级证书,当初专接油轮纠纷案子。他说这行最魔幻的是:有些时候一句地道的"See you at the arbitration"比法典意见书还管用。
上个月跟个老船长喝酒,他眯着眼说:"当初年轻人光会查《海商法》可不够,得能把《约克安特卫普规则》当睡前读物才行。"这话糙理不糙,你看上海自贸区那些律所,合伙人有哪个不能随口蹦出五国航运术语的?因而啊,海事律师的英语水平就像船舶的吃水线——深浅直接决议能载多少真金白银。